天空体育“孩子有心理问题,知道找谁了”“特需孩子也能很好地融入普通学校”“做父母也是一门学问,我现在定期上培训课”“我家孩子现在每周末都要去个场馆逛一逛”。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成功申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新时代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一年来,儿童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关注困境儿童协同保障育人、新父母学堂、馆校一体化……项目成果正在钟楼大地遍地开花。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存在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的问题。“该项目积极回应这一难点和痛点问题,通过多部门、多渠道、多时空的协同,增强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认同,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同时,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重任需要全社会协同完成。”钟楼区教育局局长杨文娟介绍,通过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致力于培养一代代“认同度高、适应性强、幸福感浓”的钟楼少年。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和保障管理。长期以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守护孩子“稳稳的幸福”,钟楼区打造了“儿童心理健康协同共育服务”。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样,且涉及较强的专业性,单靠学校难以解决。钟楼区教育局教育科德育工作负责人陈晓红介绍,通过多部门协同,钟楼区各学校已建立起“校—区—市”的三级管理模式和“预防—发现—转介—治疗”服务路径,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可行性和专业性。
制作“幸福手账”记下美好瞬间,设计“绘本阅读疗法”帮助孩子认知自我……在冠英小学,一间心理健康工作室时刻散发着美好心灵的能量。在这里,由新闸中学、冠英小学、花园新村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德育骨干教师组成一支心理研究团队,通过课题研究与通识培训相结合,共学、共研、共实践,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冠英小学副校长徐丽华介绍,工作室以读书会、专家讲座、主题沙龙为主要形式,积极汲取优秀心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并与学科教师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持续进行高水平课程建模。
在研究团队的构思下,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开展起来。疫情期间,冠英小学特别开设抗疫心理课、“复学能量瓶”心理课,引导学生识别情绪,接纳情绪,并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传递给家长。同时,学校也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支持和扩充研究队伍。新闸中学定期邀请社区心理工作者走进校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除了面向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咨询也是重要一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设了线上线下咨询服务。“面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我们建立了档案跟踪制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后,为学生编制心理档案册,包括辅导计划、访谈记录表等,以便后续的跟踪辅导。”新闸中学副校长陈敏智告诉记者。
每学期,各学校都会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筛查。同时,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敏感度和洞察力。一旦有预警,班主任、学校德育处、心理咨询中心、区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将全员联动,对危机学生进行综合干预和转介。如果在学校干预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没有解决,便转介到街道心理服务点或其他区域共建单位,如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江苏理工学院心理专家工作站、妇幼保健院心理门诊等。若区级单位仍无法解决,将继续转介到市级医院或其他专业机构进行治疗。
刘同学由于家庭教育的错位和缺失,从小学起便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进入中学后,心理问题碰撞青春期现象使他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学校随即启动联动机制,与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建立点对点危机干预通道,明确了“医教联动”的转介服务路径。“受到家庭状况的影响,孩子最终没有得到完整的医疗干预,但经过一定程度的专业辅导,他在毕业时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我们老师都特别欣慰。”陈敏智说。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除了教师的关注和介入天空体育,家长的理解和重视必不可少。一些家长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为帮助家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钟楼区利用专家资源开设了家长公开课,对全区家长进行系统的儿童心理健康通识培训。网上还推出家庭教育心理微课堂,设置心理家校共育专栏,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沙龙研讨。
全员合作,多维支持,从宣传教育到咨询服务,从预防发现到干预治疗,一条为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绿色通道,正全面贯穿在钟楼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环境中。
关爱困境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帮助每一个儿童实现优质成长,钟楼区开展了“关注困境儿童协同保障育人”项目,由团区委牵头,建立多部门、多主体联动机制,打破教育壁垒,开展专业救助、融合教育等多项探索,同时架构家校社互动协作网络,为困境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柱。
重新粉刷,装置吊顶,添置衣柜、书桌等家具,把原本昏暗破旧的房间变得宽敞明亮、温馨舒适。这是团区委斥资96万元为48位困境儿童改造的“梦想小屋”。“‘梦想改造+’计划以事实孤儿为服务主体,他们家庭条件比较困窘,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温馨的小书房,孵化他们的梦想。”陈晓红表示,该计划已列入区政府“十大为民实事”。
除了硬件改造外,团区委还联合多部门构建了“1+4+6关爱体系”,包括1套政策汇编、4项结对机制、6大关爱项目,发挥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凝聚全社会爱心支持,让困境儿童实现精神焕新。
在困境儿童里,有相当一部分是特需儿童,他们患有孤独症、情绪障碍或智力障碍等。钟爱学校是项目成员校里唯一的特殊学校。针对孤独症学生的需求特点,学校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特色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发展。学校还利用普特融合资源,让特殊学生走进普通小学课堂,使他们能够早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普特融合的背景下,已有不少特需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近年来,项目领衔校西新桥小学致力于融合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融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走进西新桥小学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充满童心的装饰布置映入眼帘,平衡触觉板、蹦床、认知训练玩具……各式各样适合特需儿童康复训练的设备一应俱全。“孩子们每天过来一小时左右,我陪着他们画画、玩游戏,帮助他们逐渐清晰地认知自我和世界。”资源教师洪敏亚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孩子从接受训练以来画的几幅画,从最开始杂乱的线条到慢慢能够描绘清一个物件、一只动物定制艺术照,“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有的孩子不喜欢封闭空间,而是向往操场这样开阔的环境,西新桥小学又提出“大资源中心”的概念,建立“全境”领域。“整个校园只要是适合孩子的地方,都可以成为一个融合教育的资源中心。”西新桥小学副校长王莺告诉记者。
除了专属活动空间,在心理氛围上也需要提档升级。“特需儿童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容易受到家长和同学的排斥,一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受到他们影响。”王莺表示,学校对此开展了新生夏令营、家长会等,对融合教育进行政策宣传,寻求心理支持,形成普特家长共同体,为特需儿童创造悦纳的心理环境。
在课程建设方面,西新桥小学本着“最大融合、最少抽离”原则,为特需孩子量身定制个别化教育课程(IEP)。图图刚进入小学,老师们就针对他的特点定制了个别化课程。当图图焦虑情绪爆发,不愿意进课堂时,资源老师就带他去操场运动、玩游戏,或者去学厅里看展览、绘本。经过一年多家校共同努力,图图情绪逐渐稳定,也有了学习兴趣。“孩子现在能遵守课堂纪律,并逐步融入集体,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图图妈妈感叹道。
评价方面,学校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运动能力等方面的课程评估,定制综合素质报告书,让每个特需儿童得到最适切的发展。“我们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特长。”王莺告诉记者,在常州市劳动教育展示大会上,学校推荐的一位孩子自信大方地弹着钢琴,谁也不会想到他患有高功能自闭症。
“第一次为人父母,都是用老一辈的方式教导孩子,可能并不适合新生代的小孩,有时候我们家长认为的爱,不一定是孩子能够接受的爱。接受了几次培训后,我开始思考怎样跟孩子沟通更好,用孩子理解的方式去爱他。”这是一位家长参加钟楼区“新父母学堂”后的感受。
“新父母学堂”是钟楼区开展的0—15岁全域家庭教育共育项目。2021年10月,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
“开展家庭教育的培训课程并不新鲜,但大多数培训并不成体系,可能仅是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陈晓红介绍,新父母学堂的“新”体现在家校社相互链接之下,对家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菜单化设定。“我们从不同角度架构了培训菜单,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在菜单里选择内容参加培训,并且培训形式不限于理论和知识的讲授,还包括沙龙研讨等。”
目前,聚焦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学段,“新父母学堂”已陆续开发出各年龄段家庭教育指导课天空体育、衔接教育家庭指导课、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等系列课程,并组建了专业的讲师队伍。“我们建立了骨干教师联盟,每月都会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主题培训和沙龙活动,并制定梯级发展评定管理办法,给予家庭教育优秀教师成长机会,推动其持续成长。”项目领衔校实验中学副校长朱锋萍告诉记者。
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打造了一个个家教工作室。新闸街道中心幼儿园依托园所的劳动教育特色,让家长参与到课程中,进行亲子互动实践,开展家庭劳动。实验中学“家庭教育马拉松”工作室,分别从听专家讲座、读家教书籍、写家教故事、论身边实事等方面引领家长成长。西林中学“家长学校”针对特殊群体如单亲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等,开发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现有教无类的关爱帮扶。
针对一些家长更为个性化的需求,各学校与社会专业力量通过点对点合作,为家长制定“点菜式”培训内容。实验中学与妇幼保健医院心理科合作共建心理“绿色通道”,针对家长反馈的问题,该院心理科医生崔雪莲博士每个月都会开展一次线上讲座。“以前孩子的很多行为我们都忽视了,觉得无所谓,听了讲座后才发现错过了很多引导教育的良机。”一位孩子正值青春期的家长说道。
学校也提供了亲子个案辅导渠道,定期邀请崔博士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同时学校做好后续的跟踪和反馈。“相较于医院,在学校这样更为亲切和熟悉的环境里,孩子和家长更容易敞开心扉,减轻心理压力。”朱锋萍说。
为了丰富家庭教育的资源,各学校与社区、社会机构、家长等联合创建了全域家庭教育资源库,为家庭教育的充分开展提供保障。记者在资源库清单上看到,社会实践资源包括实践活动清单、资源地图、实践基地、社区实践服务站点等;教育学习辅助资源包括家庭教育心得故事、学校优秀做法、社区服务案例,家庭教育相关法律解读、微课等。其中,社会资源方面涵盖了爱国主义、职业体验、道德法治、义工服务等四大类;家庭资源方面则充分挖掘家长的特长、职业、经历等,组建家长讲师团,让家长用亲身经验引领孩子成长。
资源引入后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各学校探索了家长社群建设,鼓励同一社区的家庭组建社群。“通过社群联系,家长之间不仅可以互相交流经验,成为互助者;而且还能成为相互的激励者、陪伴者,自发地组织、带领孩子参与到学校和社会共建的实践活动项目中,实现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朱锋萍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孩子把书本上的东西学扎实就行,与其他家长交流后才意识到,现在的学习更需要链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一位家长深有感触。
“通过‘新父母学堂’的开展,家校社从各自明确责任,仅是有需要时的合作,逐渐转变到家校社常态化的育人模式,各主体都在积极主动地链接,形成家庭教育的一张网。”朱锋萍说,不仅营造了家庭教育的新样态,并在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学习指导等方面都呈现出向好的教育生态。
车水马龙的街道旁,一排白墙灰瓦的仿古建筑别有韵味。从东往西走,坐落着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故居、觅渡桥小学、觅渡光年、院士墙、庄蕴宽故居……一条以觅渡桥小学为中心的学校文化游览线让这条马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是钟楼区“馆校一体化”项目的成果之一。
“馆校一体化”是学校和场馆以育人为共同目标,合作共建课程资源的协同育人项目。“场馆与学校的合作,以前一直处于一种割裂的状态,学校对场馆资源的利用和设计十分零散,并没有与学校课程相融合。”项目领衔校觅渡桥小学副校长钱虹表示,“馆校一体化”项目希望将场馆的资源纳入到学校的培育体系当中,不仅在空间上合作,更在内容上做到连贯、延展、互补与提升,让场馆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馆校一体化,首先体现在一体化的场馆建设,即将场馆建在学校中,包括校园主题化建设、校园场景式搭建和校园场馆式建设,让校园里每一寸空间都能育人。幼儿园普遍进行了主题化建设,比如爱儿坊幼儿园打造的“海狸小镇”,集生活和游戏为一体,模拟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劳动教育的特色园区。校园场景式搭建主要是学校艺术节、科技节时,搭建供学生展现自我的场景,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张扬个性、创造性成长。
有的学校则直接在校园内建设了场馆。运河之星幼儿园搭建的“繁花里”,该场馆随着季节变化更换植物,成为孩子劳作和观察学习的第二课堂。觅渡桥小学内建有一所古韵十足的冠英学堂(觅渡桥小学的前身),学堂内一间叫作“秋白读书处”的教室生动还原出瞿秋白读书时的实景课堂。“在这里,向一届届学生讲述党史、革命史,已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基地。”钱虹告诉记者。
除了校内建馆,一些学校本身便毗邻文化场所。这些场馆通常与学校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很多学校把育人课程与场馆资源打通,两者形成互补,使学校与场馆之间产生育人合力。
“馆校一体化”还将视野拓展到校园周边,通过创建校外活动的联盟基地,构建起一个辐射校园周边3公里资源圈。目前,钟楼区已建有45个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白云小学的特色是劳动教育,学校建设了“云梦”本草学院,与临溪农庄联合开发种植课程,聘请有农耕经验的教师、家长、工勤人员作为养护辅导员,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传承中医药文化。“我们分年段开设了百草课程、田园课程、养生课程,首先帮助学生在课堂深耕药食知识,再依托临溪农庄的资源,让学生实地体验健康文创的乐趣。”白云小学副校长张敏娟表示,合作课程将原本分离的场馆实践性与学校的教育性统一起来,让劳动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体化就是要与校内的学习产生关联,场馆与学校的课程分割,学生就无法产生连续的、深层的学习动机。”在钱虹来看,馆校联盟真正的效果是让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都得到有效延伸,由此一来学习的时空是互逆的,可以从学校的课堂走向场馆的调查、实践,也可以从场馆的走访、体验走向课堂的研究学习,两个时空循环往复并向更广阔的时空延展,推动学习思维迈向更高阶段。
在觅渡桥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课是听老师讲少年瞿秋白的故事,游览瞿秋白读书处,在对少年瞿秋白有一定感知后再到纪念馆参观,了解青年瞿秋白的事迹,让学生有层次地形成一个对瞿秋白的初印象。“这只是课程的开篇。”钱虹说,随着升入中高年级,学校再推动课程深入,开展“老物件会说话”等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再深入场馆自主探索,不仅对瞿秋白形成更深入的理解,而且由此展开对同时代人、事、物的研究,驱动学生去往张太雷、恽代英等纪念馆、党史馆再调查、再发现,馆校课程便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多部门协作,多方资源融通,多元课程共建,融通学校、家庭、社会之合力,创生学生健康主动、蓬勃生长的新生态,一群欣欣向荣、天天向上的“钟楼欣少年”正茁壮成长。(《人民教育》记者 施久铭 陶玉祥)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